《综合素质》的教育法律法规部分,在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中,是以8道单选题出现。
其中一个常见题型,是题干给出一道违反法律法规的情景,然后让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择应该采取的处罚措施。
这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傻傻分不清:啥时候是给予行政处分?啥时候又是给予行政处罚?啥时候又要追究刑事责任呢?
抛个例子来看看:
书商张某向未成年人出售淫秽、暴力、恐怖内容的图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张某,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
A.民事处罚
B.行政处分
C.刑事处罚
D.行政处罚
对于不太懂这些法律术语的考生来讲,ABCD四个选项长得忒像;即使有的考生备考时候背过一些法律法规,遇见这类选择题,依然经常懵。
那就猜一个?不靠谱呀。。。
其实,只要搞懂这几个处罚方式的区别,即使没能记住法律法规的条条框框,你也依然能答对。
小昂笔记
看晕?教你小白式记忆要点:
行政处分
①有从属关系;
②处分方式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例子:教育局 —违规学校,学校—违规老师
→二者存在上下级从属关系。
→教育局撤职违规校长;学校开除老师,这些就属于行政处分。
02
行政处罚
①无从属关系
②由行政机关执行
③侵害了公共利益
④处罚方式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或暂扣许可证或执照、行政拘留等。
⑤依法处罚,不存在协商
例子:工商部门、卫生部门——违反卫生条例饭馆
→工商部门、卫生部门是行政机关,饭馆与这些部门没有从属关系;
→饭馆违反卫生条例,侵害了公共利益;
→工商部门可以对饭馆给予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03
民事处罚
①侵害了民事主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②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讨价还价
例子:照相馆没有经过本人同意将其照片展出(侵犯肖像权);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侵犯著作权)。
→照相馆、出版社可以和当事人,就赔偿进行协商。
04
刑事处罚
①违反刑法,构成犯罪
②需要判刑
③由审判机关执行
例子:抢劫罪、寻滋闹事
→由公安机关逮捕,法院判刑。
05
强制措施
①一般是对尚未査清行为人的违法事实之前而采取的一种程序
②采取措施一般是两类:限制人身自由、冻结扣押财产等
例子:工商行政机关对有贩运、销售违禁物品的人的物品的扣押。
初试牛刀
理解了这些不同之处,我们再来分析上面的考题。
题干关键词:
①书商
②由主管部门
③向未成年人出售淫秽、暴力、恐怖内容的图书
分析:
A.民事处罚:不存在当事人侵权、纠纷等民事行为,所以不是民事处罚。
B.行政处分:书商和主管部门不存在从属关系,所以不是行政处分。
C.刑事处罚:主管部门没有刑事处罚的权利
D.行政处罚:书商向向未成年人出售淫秽、暴力、恐怖内容的图书,是侵害公共利益,所以应由文化、工商等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罚款、没收书籍等行政处罚。
这样分析下来,是不是就简单了?
我们再拿两个题练练手。
梁某在小学周边开了一家网吧,并对前来上网的小学生打折优惠,梁某的做法( )
A.合法,梁某享有自主经营的权利
B.合法,利于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C.不合法,应依法给予梁某行政处分
D.不合法,应依法给予梁某行政处罚
题干关键词:
①小学周边
②网吧
分析:
首先肯定是不合法,直接排除A、B。
C和D其实就是区分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这道题和上面的例题,其实是一样的,不存在从属关系,侵害小学生的公共权益,所以要有工商、文化等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某小学给学生订购校服,校长从中拿回扣,尚未构成犯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应没收非法所得,并对校长( )。
A.给予行政处分
B.给予强制措施
C.给予刑事处罚
D.给予治安处罚
题干关键词:
①拿回扣
②尚未构成犯罪
分析:
因为没有构成犯罪,所以排除C。
与治安没有关系,所以排除D。
违法事实已查清,不需要强制措施,排除C。
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有从属关系,因此,没收非法所得,给予行政处分。
教师徐某经常上课迟到、早退,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学校可依法给予徐某( )
A.民事制裁
B.行政处罚
C.行政处分
D.刑事处罚
在这里,和律原老师一起考教师资格证。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