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 教师资格证考试-报考-报名条件-考试培训 - 律原教育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2018-11-09 15:00:00 来源:律原教师资格证辅导 浏览:2603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结构状况

D.基础教育水平

参考答案:D

 

2、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是()

A.有教无类

B.道法自然

C.绝圣弃智

D.以史为师

参考答案:A

 

3、我国教育史上首次纳入师范教育并实施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五四三学制

C.壬寅学制

D.“六三三学制”

参考答案:A

 

4、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个月喊爸爸”,这一说法所体现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

A.稳定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体差异性

参考答案:B

 

5、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

A.马斯洛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罗森塔尔

参考答案:C

 

6、在发生火灾时,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正确的步骤是()

①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两米左右的上风处

②倒置灭火器,握紧压把

③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

④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喇叭筒,对准火源根部喷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参考答案:C

 

7、在教育研究中,访谈法与问卷法相比()

A.更具客观性

B.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

C.更易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D.更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

参考答案:D

 

8、某小学为弘扬民族文化,围绕“中国风“,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书法练习、风筝制作、中国结编织等活动。这属于()

A.学科活动

B.科技活动

C.游戏活动

D.主题活动

参考答案:D

 

9.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勇辅导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幸福感

参考答案:A

 

10、小学生学写新字时,先听教师讲解,观察教师书写示范。这时的技能学习阶段处于(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参考答案:A

 

11、芳芳学习不懂的问题就会主动向老师请教。她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参考答案:D

 

12、小涛认为这次考试取得好成绩是因为自己运气好。依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

A.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B.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C.不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D.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参考答案:B

 

13、明确提出教学就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著作是(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卢梭的《爱弥儿》

C.夸父纽斯的《大教学论》

D.洛克的《教育漫话》

参考答案:C

 

14、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結构中,地方课程与囯家课程在地位上具有( )

A.平等性

B.层次性

C.辅助性

D.从属性

参考答案:B

 

15、小学教科书的编排形式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还应符合( )

A.社会学的要求

B.政治学的要求

C.生态学的要求

D.卫生学的要求

参考答案:D

 

16、教师不是分学科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而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室或其它场所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形式属于( )

A.在线课堂

B.网络课堂

C.开放课堂

D.翻转课堂

参考答案:C

 

17、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其课程类型属于()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经验课程

参考答案:B

 

18、在《金色的鱼钩》教学开始时,张老师说:“同学们,前面我们通过学习《七律长征诗》,领略了红军长征的非凡气概,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红军过草地的艰难困苦",这种授课的导入方式属于( )

A.设疑导入

B.温故导入

C.情境导入

D.故事导入

参考答案:B

 

19、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设计教学。这一教学理论称为()

A.教学环境最优化

B.教学内容最优化

C.教学过程最优化

D.教学方法最优化

参考答案:C

 

20、小明数学考试经常得不到高分,但数学老师从小明较好的计算能力、图形感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分析,认为小明具有较强的数学学习潜力。这种评价属于()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个体差异性评价

参考答案:C

 

二、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影响学生有意注意的因素。

21.【参考答案】

(1)对注意目的的理解程度。

(2)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3)对活动的合理组织。

(4)主体的意志努力,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22、简述家校合作的途径。

22.【参考答案】

①家访

②通信联系

③召开家长会

④成立家长委员会

⑤开办家长学校

 

23、《小学教专业标准(试行)》中“专业知识”维度包括哪些领域?

23.【参考答案】

(一)小学生发展知识

(1)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2)了解不同年级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策略与方法。

(3)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4)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

(5)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6)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保护与应对方法。

(二)学科知识

(1)适应小学综台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

(2)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3)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三)教育教学知识

(1)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2)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

(3)掌握不同年龄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四)通识性知识

(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材料:

一天,黄老师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才过了五六分钟,几个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就来找老师背诵,并得到了老师表扬。这时,小伟也要求背诵,几个同学听了哈哈大笑,因为小伟有智力缺陷,思维缓慢,说话不流畅,普通孩子用几秒钟说的一句话,他却需要两分钟才能讲清楚,黄老师望着小伟涨红的脸,微笑着说:“好的。小伟,你来背,不着急,慢慢来。”

小伟用他那特有的发音,一字一句认真地背诵起来。5分钟过去了,小伟一字不差地背完了。黄老师激动地竖起大拇指说:“小伟,你真棒!”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小伟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问题:

(1)结合材料,评析黄老师的做法。(10分)

(2)教师应如何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进行教育。(10分)

参考答案:

(1)案例中黄老师的做法是值得赞赏和借鉴的。

首先,黄老师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教育,做到了因材施教。案例中小伟智力缺陷,跟班级其他普通孩子相比,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黄老师注意到找这一差异性,针对小伟的特殊情况,让小伟慢慢来,不着急,即是尊重了小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动机,也体现黄老师的个性化教育方式。

其次,黄老师身体力行贯彻发展性评价基本理念。发展性评价的目的不仅仅着眼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潜力,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案例中,当小伟一字不差背诵完,黄老师给予了他积极肯定的评价,言语激励并肯定小伟的学习过程中的努力,有利于促进小伟的发展,树立学习上的自信心。

再次,黄老师持有正确的教育观、积极的学生观,并恪守师德要求。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材料中,黄老师并没有因为小伟的智力问题歧视他,而是积极乐观地鼓励他、帮助他;黄老师在班级其他同学面前也做到了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了榜样,有利于营造互帮互助、健康的氛围。

 

(2)作为教师,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的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②掌握对随班就读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③为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制定个性化的成长发展计划。

④积极引导班级其他普通儿童正确看待,为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营造健康的环境。

⑤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出谋划策。

 

25.材料:

一(2)班的林老师上完《要下雨了》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1)请你回家后把小白兔碰到的有趣的故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他动物的表现吗?可以跟家里人交流一下。第二天,林老师刚走进教室,学生就纷纷围住他,迫不及待地汇报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抢着说:“我好喜欢这个作业哦!”

问题:

(1)结合材料,评析林老师的作业设计。(10分)

(2)谈谈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10分)

参考答案:

(1)林老师的作业无疑是成功的,既实现了教学目标,检验了学生学习结果,又受到学生一致好评,效果显著。

首先,作业的内容具有代表性,作业形式不拘泥于传统,既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又容易让学生接受,积极参与。林老师让学生将课文关键内容,以讲趣事的方式转述给他人,形式简单,参与度高,无形之中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其次,作业具有一定得开放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林老师以一道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课下积极探索,与家人一起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学校应通过班主任来调节学生各科作业的总量,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就不应当布置到课外去做。

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对比较复杂的作业,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示,但这种提示应是启发性的,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发现教和学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一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者多涂均无效。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面试题。

(1)简要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10分)

(2)如指导小学中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并让学生写连续性观察日志。(20分)

26.【参考答案】

(1)本文思路清晰抓住了爬山虎的特点,注意了事物的细微变化。写爬山虎的叶子,不仅写了叶子的颜色、形状、排列等方面,还写了叶子的动态和静态。如写叶子的变化,从形状上看,是由小到大;从颜色上看,是由嫩红到嫩绿。本文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语言生动、形象,是学生学习写作、观察事物方法的优秀范例。本文结构清晰,第一部分(第1段)——讲爬山虎的生长位置。第二部分(第2段)——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第三部分(第3-5段)——主要讲爬山虎脚的特点,具体写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2)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写:“虎”“叠”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使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和思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组讨论,使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意义,树立自我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3)

活动一:观察植物生长

一、看图填表,认识叶子

(一)学生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观察插图,找出嫩叶和长大的叶子。

(二)每个学生发一张表格,根据课文和插图填写。同桌互相讨论。

(三)全班讨论,共同填写,教师板书出示表格。

二、补填图画,认识“虎脚”

(一)分发每个学生一幅没有“脚“的爬山虎简笔画。

(二)学生默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观察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形状和生长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水彩笔将“虎脚”补画出来。

(三)指名学生将老师画在黑板上无脚爬山虎简笔画补充完整,随后由同学评议补充或修正。

预设:学生补出的脚,应从茎上叶栖的反面伸出,“脚”形是六七根技状细丝、颜色是嫩红的。

活动二:观察日记

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

一、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选定观察植物,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观察课前准备的月季、玫瑰等植物生长视频。(找同学说从动画中观察到了什么?)

二、小组轮流各个发表看法,并记录总结。

三、PPT出示日记的格式,以便学生书写观察日记。

根据学生所写笔记,教师明确要求:

1.有顺序。

2.描写具体、生动(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四、教师巡视并对学生观察结果做出指导。

五、课下发学生每人一株豆芽,以一周为周期,每天观察记录。(记录具体时间、天气情况及具体观察内容。)

例如:

星期一 上午 晴

(具体观察内容)……

星期二 下午 多云

(具体观察内容)……

 

 

27、请认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实践活动: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的。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分类思想?如何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10分)

(2)如何指导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分类思想,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针对“整理房间”教学內容,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27.【参考答案】

(1)分类思想,就是把要研究的数学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别,然后逐类进行研究求解的一种数学解题思想。分类思想的实质是按照数学对象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将问题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作用是克服思维的片面性,防止漏解。

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分类单元的教学中,注意渗透分类思想,一方面是一般物体的分类,如柜台上的商品、文具等;另一方面要注意从数学的角度分类,如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数的认识和运算等

第二,在三大模块知识的教学中注意经常性地渗透分类思想和集合思想,如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分类、数的分类。

第三,注意从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渗透分类思想,如排列组合、概率的计算、抽屉原理等问题经常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

第四,在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教学中,渗透分类的思想。现实生活中的数据丰富多彩,很多时候需要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描述,从而有利于分析数据和综合地做出推断。

第五,注意让学生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不要为了分类而分类。如对商品和物品的分类是为了便于管理和选购,对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类,是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问题、理解知识、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2)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操作实物或实物图片,能够选择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掌握分类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分类摆放物品,分类涂色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在家帮妈妈整理过房间吗?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两位新朋友笑笑和淘气的家,看看他们的房间是什么样子,好不好?先看看笑笑的房间。(出示课件)

师:小朋友,笑笑的房间好看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说说。

师:我们一起去看看淘气的房间吧!

出示淘气房间图片,你们看了有什么样的感觉?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帮淘气整理一下房间。板书《整理房间》

设计理由:呈现房间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通过语言铺垫渲染,让学生感到学习活动十分亲切有趣。一起帮淘气整理房间,激发其求知欲,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使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二、讲授新课

师:淘气来不及收拾房间,我们再来看看笑笑的房间是怎么整理的。出示课件观察。

边看边总结:

1.桌子和椅子放在一起,摆放整齐。

2.玩具放在第一格,书放在第二格,衣服放在第三格。

3.床铺的很整齐,很漂亮。

师:看完笑笑的房间,我相信大家也帮助淘气把房间整理的和笑笑的房间一样整齐。谁先来和老师一起帮忙整理?你来说我来做。出示课件。

师:非常好,在大家的帮助下,淘气的房间整理得十分整齐,我们来看一下整理好的房间。呈现图片,结合板书进行简要总结。

师:像上面整理房间的过程就是分类,书本、铅笔、文具盒、台灯是一类,都是学习用品,所以放在一起;皮球、玩具熊、玩具车都是玩具,放在一起;上衣、裤子、鞋都是服饰,放在一起。

归纳:分类就是在不同的物体中,把同-类物品和其他物品分开。

设计理由:课堂是数学活动的舞台,创设整理房间的情景,按一定标准对物品整理分类的过程,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宽松氛围,预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体会理解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最后教师再给予总结。此外,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

三、巩固延伸

师:看课本上练一练的图片,同桌互相说说都有哪些动物?然后找一找哪些是会飞的,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同桌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设计理由:游戏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学时,教师能把巩固知识的练习巧妙地融入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思辨,这些习题通过大量卡通图片呈现,又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了学习状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和直观体验,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

师:接下来,四个人以小组,共同完成课本上剩下的练习。5分钟之后派小代表来说一说你们做题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预设:我们分不清黄瓜是蔬菜还是水果,分类的时候犯了难。水果一般都是甜的,我们就把黄瓜划分到蔬菜,不知道对不对?

设计理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灵活性,让学生意犹未尽未尽、、的情绪中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唤起了学生对下次数学课的期盼。

四、总结作业

师:今天大家表现都很棒!我们不但学会分类的方法,而且还学会了整理房间,老师为你们鼓掌。

作业:整理自己的书包,并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的。

设计理由: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今天课程进行总结,加深巩固课上所学,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树立分类意识;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体验分类的含义和分类的方法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28、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指出上述材料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0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28.【参考答案】

(1)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在呈现、操练、输出及复习巩固的各项活动中听、说、认读新词汇。

教字难点:理解进行时的运用,并在对话中正确结合词汇进行运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1学生能够听懂、认读、识别本节课的重点词组 get up, brush my teeth, wash myface have breakfast。

1.2学生能够理解有关时间表达的句式结构,能理解进行时用于表达正做某事的结构。

-It's What are you doing

-I'm。

2.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中灵活得体运用本节课的重点单词、句型就时间主题进行问答。

3.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与生活紧密关联的主题,有效激发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周围入的生活作息安排,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教学过程

1.导入:猜谜游戏

教师呈现一个有关闹钟的谜语,引导学生猜测出闹钟,从而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时间话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活动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准备,有效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效果。

2新授:

2.1教师多媒体呈现时钟,并结合动作呈现本节课的重点动词短语。学生理解单词的意思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读单词。

2.2学生听录音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设计意图】

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节课的重点词汇特点,教师采用全身反应法直观清晰地呈现了本节课的重点词汇。之后的跟读环节进一步帮助学生熟悉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接下来的操练巩固做好语言准备。

 

29、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数字目标,设计“加入课堂打击乐器,丰富歌曲表现力”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29.【参考答案】

(1)《小蜻蜓》是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中的一首歌曲,这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五声宫调式,四三拍,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刻画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的形象。歌曲第一、第二乐句节奏比较舒缓,旋律以五声音阶为主,表现了蜻蜓盘旋飞舞的形象。第三乐句节奏发生变化,旋律进行与语言结合紧密。第四乐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行,最后稳定地结束在主音上,似乎是对小蜻蜓辛勤劳动的赞许。歌曲通过对小蜻蜓的赞美,告诉学生要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能够认识小蜻蜓这种可爱的生物,知道它们是益虫,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模唱、律动等形式学会演唱歌曲;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通过器乐创编等形式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感受四三拍的韵律。

(3)

①教师播放小蜻蜓在空中飞舞的视频,引导学生边演唱边做动作感受歌曲的律动。

②教师引导学生,将学生做出的动作改编成拍打身体,引出3/4拍的强弱变化规律并进行讲解。

③教师拿出碰铃和三角铁,击打节奏,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

④学生运用碰铃和三角铁,结合歌曲进行练习。

⑤教师带领学生以同桌小组为单位,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以形象性思维为主,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教师在进行打击乐器进行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感受节拍特点,吸引学生兴趣,再进行乐器加入练习。现在我们的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作为主动学习者,教师的活动设置需要层层深入,先感受节拍理解音乐特点,再感受乐器的特点,最后结合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展开乐器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步骤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学习。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左右开立与肩同竞,上体稍前倾,两腿屈膝,两臂后举;两臂自然前后预摆,同时两腿随着协调弹性屈伸;起跳时两臂由后向前上方有力摆动,两脚迅速蹬地,充蹬身髋、踝关节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后挺胸、展体、延伸使身体尽量伸展;落地前收腹、屈膝、小腿尽量前伸;落地时脚跟先着地,并立刻屈缓中,保持身体平衡。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立定跳远”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如果指导水平二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

30.【参考答案】

答:

(1)

教学重点:双脚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跃起,双脚同时落地。

教学难点:蹬摆有力、上下肢协配合。

 

(2)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基本说出立定跳远技术的动作要领,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85%人上的学生可以协调的做出双脚起跳,双脚轻巧落地的立定跳远动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与游戏练习各种跳跃,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发展跳跃能力。发展身体素质,培养果敢、顽强、自信等意志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各种跳跃的学习和游戏活动,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遵守活动的规则,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表现出勇敢、顽强、自信等意志品质。

 

(3)

一、示范

提问:老师立定跳远的时候,按照身体的姿态的不同立定跳远能够分为哪几个环节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动作环节分为预摆、蹬地起跳、空中展腹、落地缓冲四个部分,并表扬学生。

二、讲解

配合挂图语言讲解动作要点,将其归纳为:两脚左右开立,弹性屈伸摆动,同时两脚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跳起,使身体充分伸展,落地屈膝缓冲。

设计理由:根据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理解特点,通过生动的讲解、示范,借助挂图,帮助学生建立立定跳远的初步动作表象。

三、练习

(一)原地徒手模仿练习。

组织教学:四路横队,听教师口令一组一组跳,组与组之间进行观察学习。

设计理由:通过徒手模仿的练习,体会用力的发力顺序。

(二)首先是小青蛙练习营—原地做弹性屈伸连续起跳。

设计理由: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以及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三)然后引导学生变青蛙,去跳跃障碍捉害虫,障碍为跳上30-40厘米的跳箱盖。

设计理由: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蹬伸用力和手脚蹬摆结合的技术,解决本课的易错点。

(四)最后是组织有能力的学生继续跳上40-50厘米的跳箱并跳进沙坑。

设计理由:目的是体现分层教学,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练习增加腾空的时间,便于学生感受空中展体和落地瞬间向前伸小腿的动作,利于掌握技术动作。

四、检验成果:优生展示,鼓励学生互相评价。

设计理由:通过同伴之间的互相展示,激励学生,不断的挑战自我。

五、教学比赛:谁是“跳跃王”

方法:分成四组,在四组跑道上分别设置1米、1.5米、2米、1米、1.5米、2米循环的20米的通道,不同的距离点放置不同数量的沙包,组内人员可根据个人能力选择跳跃的距离,看哪组收获的沙包多,即成为“跳跃王”。

设计理由:在游戏中强调安全的同时还要强调在游戏中运用本节课的动作的要领,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学以致用。

 

3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剪纸的装饰纹样?请列出6种剪纸的装饰纹样。(10分)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作业评价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31.【参考答案】

(1)

①剪纸的装饰纹样是许多民间艺人在长期的剪纸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于表现特定事物、美化事物的装饰纹样。

②常用的剪纸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鱼鳞纹、漩涡纹、云纹、水纹等。

 

(2)

知识与技能:了解鱼的基本形状,认识对称形,并用对称方法剪一幅对称鱼形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认识对称形并掌握剪对称鱼形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剪纸带来的乐趣,提高对民间工艺的热爱之情。

 

(3)

①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小鲤鱼历险记》动画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说一说动画片中各种鱼的特点。

学生观看动画并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动画片中的小鲤鱼的颜色特点,进而引出课题《剪对称鱼形》。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导入新课变动为静,融声、形、色为一体,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②作业: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鱼,剪一件与众不同的鱼形剪纸作品。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展示:设置画展的情境“海底世界”,将学生作品贴在展示台上,并请同学以鱼的朋友的形式展开评价介绍你邀请来的鱼儿?你认为哪条鱼儿是最美的?学生从鱼的外形、花纹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设计意图:以情境的方式展示作品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互评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意识。


来源:律原教师资格证辅导

律原教育专业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机构,专业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指导,提供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条件,报考教师资格证资格等。
相关推荐: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条件 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